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
朋友圈
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
正在阅读:中国承建的海外铁路项目够硬核!
首页> 国际频道> 海外看中国 > 正文

中国承建的海外铁路项目够硬核!

来源:中国铁路2024-01-10 20:18

  互联互通,繁荣之基

  丝路十年,气象万千

  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

  一批标志性境外铁路项目

  落地生根

  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

  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

  铁路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

  重要组成部分

  不仅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

  也深化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

  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

  成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的

  生动注脚

  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

  中老铁路

  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线路

  全长1035公里

  2021年12月3日,连接昆明和万象、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,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。

  中老铁路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,线路全长1035公里,北起中国西南地区的昆明市,向南经玉溪市、普洱市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,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,进入老挝北部地区,继续向南经琅南塔省、乌多姆赛省、琅勃拉邦省、万象省,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。

  作为“一带一路”、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,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、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“不是穿行在洞中,就是穿行在空中。”如同在“地质博物馆”里修铁路,中老铁路沿途山高谷深、地质复杂,新建隧道、桥梁总长达712公里,占新建线路全长的76.5%。

  2023年4月13日,中老铁路从昆明南、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。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。

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,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多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,老挝段累计发送旅客403.3万人次;发送跨境货物超637万吨,黄金大通道效应凸显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  中国高铁海外第一

  单雅万高铁

  2023年10月17日开通运营

  线路全长142.3公里

  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

  2023年10月17日16时35分,G1137次动车组列车从印尼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开出,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,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,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,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,中印尼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。

 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,也是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印尼“全球海洋支点”构想对接、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,全线采用中国技术、中国标准。

 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,线路全长142.3公里,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,始自雅加达市,途经勿加泗市、勿加泗县、卡拉旺县、普旺加达县、西万隆县、芝马墟市、万隆县,终至万隆市,设有哈利姆、卡拉旺、帕达拉朗、德卡鲁尔4座车站。

  雅万高铁动车组是中方企业采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,适应印尼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,融合印尼本土文化设计制造的,具有技术先进、安全舒适等特点。

  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,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,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,便利沿线民众出行,带动商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加速度、提供新动能,对深化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、加快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“实景图”建设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据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24日,雅万高铁已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。

  中国高铁进入欧洲第一单

  匈塞铁路

  线路全长341.7公里

  匈塞铁路北起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,南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,线路全长341.7公里。塞尔维亚境内线路长183公里,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。其中,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长74.9公里,已于2022年3月19日开通运营;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段长108.1公里,于2022年7月1日开工。

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开通运营以来,列车最高运行时速由原来的40至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,运输品质和效率极大提升,成为当地民众出行首选,旅客发送量大幅增长。

  一年来,该区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50多列、发送旅客超8200人次,最高日发送旅客1.4万人次。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以上压缩至30分钟左右,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旅行时间,“同城效应”日益显现,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

  目前,匈塞铁路建设进展顺利,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。届时,匈塞两国首都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,极大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、扩大经贸合作交流,对深化中欧互利合作、促进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中巴友谊的新名片

  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

  2020年正式运营

  正线全长约26公里

  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位于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,是巴基斯坦首个城市铁路系统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巴经济走廊实施的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。

  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、技术和装备,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创造了7000多个工作岗位。线路自2020年正式运营以来,深受当地民众好评,已成为中巴友谊的新名片。

  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在建筑设计方面结合了当地的建筑风格、宗教、风俗习惯等因素;在高架站和桥梁设计中采用特殊结构,实现了中国标准与当地环境的融合。

  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

  中泰铁路

  全长约253公里

  设计时速250公里

  中泰铁路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,使用中国技术,一期工程连接首都曼谷与东北部的呵叻府,沿线设有6个车站。二期工程将延伸至与老挝首都万象一河之隔的廊开府,并实现与中老铁路磨丁至万象段的连接。

  作为中泰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重点项目及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,中泰铁路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。

  截至2021年,泰国境内铁路运营总里程仅5000多公里。泰方希望通过与中国开展合作,加快提升泰国的铁路建设能力。

  中泰铁路建设不仅对泰国意义重大,对区域互联互通也具有重要意义。目前,该项目正在进行的土建工程包括桥梁、路基、隧道、站房,预计在2027年迎来一期工程竣工。

  近年来

  中国铁路“走出去”的步伐不断加快

  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

  国际产能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

  为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

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

  铁路智慧和铁路力量

[ 责编:张倩 ]
阅读剩余全文(

相关阅读

您此时的心情

光明云投
新闻表情排行 /
  • 开心
     
    0
  • 难过
     
    0
  • 点赞
     
    0
  • 飘过
     
    0

视觉焦点

  •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“礼貌交火”

  • “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”特展吸引观众观展

独家策划

推荐阅读
英国《新科学家》网站近期报道,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,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。
2025-05-07 10:05
6日,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,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“72+24”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。
2025-05-07 10:03
近日,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,新发现70.6%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,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,
2025-05-07 04:20
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,本源量子计算科技(合肥)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+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“本源天机4.0”,
2025-05-07 04:20
近日,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》,提出深入实施“同上一堂好课”、慕课西部行2.0计划、读书行动等,倾斜支持农村地区、民族地区、脱贫地区。
2025-05-07 04:10
修订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将于6月1日起施行。
2025-05-06 10:03
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《极地气候变化年报(2024)》。
2025-05-06 09:51
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,一季度,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,同比增长21%,约占新增装机的90%。
2025-05-06 09:39
1865年,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《植物杂交实验》,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。
2025-05-06 09:35
近年来,中山大学围绕“主体、基础、应用”三个层面,在广州、珠海、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,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。
2025-05-06 09:28
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·哈兹尔廷博士,他满头银发、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,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·李。
2025-05-05 14:11
五一假期进入尾声,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,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,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。
2025-05-05 13:59
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“美好生活”5月1日开幕,12043家企业参展。
2025-05-01 17:55
BEST装置,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。
2025-05-01 17:52
杨永修有多个头衔,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、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获得者、全国技术能手、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……五一前夕,他被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2025-05-01 17:41
“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,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。”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。
2025-05-01 17:40
21世纪初始,随着城镇化的发展,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。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,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。
2025-05-01 17:32
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,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,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。
2025-05-01 17:28
加载更多